1987年出生的赵伟,任职公司机电管理部副部长。目前在沈阳市运河水系三标项目部负责海瑞克和小松两台盾构的日常维护工作。中等个头,皮肤黝黑。由于常年扎根施工一线,摸爬滚打,虽然只有31岁,却有一股超乎年龄的成熟和稳重,在项目部领导和同事的眼中,他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盾构大咖”。
业精于勤 练就施工真本领
2010年10月,走出象牙塔的赵伟在市政工程公司参加了工作,被分配到沈阳地铁二号线土建施工地十三合同段项目部。在这里,赵伟人生第一次遇见了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的庞然大物---盾构机。初次与盾构机接触,一切都是新的。但越是新鲜的事物,越是激发出他刻苦钻研的决心。
“参加工作之初,我是从每天抬走道板开始的”赵伟笑着说。于是,他一边认真完成每天领导交办的任务,其余的时间,他就认真钻研起盾构机来。日常的工作很是辛苦,不时还要加班加点,但赵伟从不叫苦叫累。他总是利用工余时间,找来盾构机图纸研究。没有任务的时候,他就主动跟着掘进班,一方面帮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一方面争取一切机会向老师傅请教。
他的这种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让项目部领导很是感动,也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于是,工作一个月后,赵伟便被安排跟机作业,从事小松盾构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真正投入其中,赵伟才发现,原来做任何事,光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盾构机是一台集电气、液压机械于一体的高自动化设备,数千个元件相组合。赵伟凭借自己在大学学习的电气自动化理论基础,对照图纸,进行分析研究,遇到问题时,主动跟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商量对策。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赵伟对盾构机的设计原理、机械性能等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
2012年,在天津地铁二号线盾构施工中,赵伟独立负责,带领团队完成了盾构机的组装和调试工作。
重担在肩 众志成城克难艰
“天津地铁6号线R4标施工的经历,可能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2016年,赵伟调到天津地铁6号线R4标项目部任机电副经理。施工的紧迫和工程量超乎了他的预估。
该工程同时投入4台盾构设备,包含6个盾构端头井加固、三个区间合计盾构隧道4060米掘进,6次盾构始发6次接收和一座联络通道兼泵房。最为重要的是,该线路直通全运村,属于6号线2期重点工程,为保证2017年8月,全国第十三届全运会召开前地铁顺利通车,1年内盾构施工必须全部结束,时间短任务重,现场临电、设备安装、盾构机正常推进与吊装、组装和拆解任务尤为重要。
“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机电人员不足,还有不少交叉作业,我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和马虎。”自项目筹备开始,赵伟便积极组织机电人员进行临电和施工用水铺设,建成拌浆站和充电站,铺设门吊轨道,始发架反力架安装,进场盾构机及电瓶车等后配套的检修与调试。
4月份开始,直到10月份,项目部完成了4台盾构机的下井和安装调试,用时7个月,赵伟和他的团队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施工期间,连续两次打破天津片区盾构掘进记录:在首次创造单月掘进372米记录,再次创造单月掘进465米的掘进记录。
敢于创新 节约成本创效益
在天津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赵伟发现,当前使用的盾构机大多是适合天津软土地层的含有外置注浆包的早期型盾构机。由于外置注浆包的尺寸过大,盾构机在始发与接收过程中容易出现涌水、涌砂等风险。
“如何在确保正常推进的前提下,对盾构机外置注浆包进行技术创新,以减小施工风险和节省施工成本呢?”
每天施工结束回到项目部,他便认真翻阅图纸,积极和项目部其他技术人员研究制定方案,通过摸索,前期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把外置注浆包改变为内置注浆,但这个方案必须经厂家重新设计改造,而且现场无法改造。二是将原盾构机注浆包两大直径注浆孔改成三小直径注浆管,减小注浆包高度,但是减小注浆管直径后,又不能满足盾构机推进过程中同步注浆速度。为此,方案研究一度停滞。
“就这样放弃吗?”赵伟这样问自己,“不,绝不放弃。”
为此,他推倒原有的固有思路,重新将原盾构机注浆包两大直径注浆管改成三大直径半圆形注浆管,减小注浆包的高度。后经专家组反复论证和测试,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由外置注浆包带来的施工风险,并且省时省力,满足了盾构机在推进过程中的施工要求。该项技术创新还获得了2017年度煤炭行业建筑协会QC成果发布一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赵伟深知,一个人的进步代表不了集体力量的强大,因此,他总是利用闲暇时间和新员工们探讨技术问题,将几年来盾构施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2018年4月,集团命名,“赵伟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赵伟说,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筑梦青春 无私奉献不言悔
2014年,赵伟被派往南京地铁4号线施工现场,大女儿刚满月。今年初,赵伟又被派往沈阳市水系三标项目部负责海瑞克和小松两台盾构机的维保工作。5月份,小女儿出生,赵伟从回河南家到赶回沈阳工地,前后还不到一星期。
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赵伟的内心深处是想两者兼顾,他说再苦再累他都不怕,但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让他不得不对家人充满愧疚。因为工期的原因,当前结婚后不到一个月他便返回了工作单位,妻子一个人在老家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这些年来,他几乎缺席了妻子怀孕后的每一次检查,如今两个孩子正在一天天长大,他陪伴孩子的日子加起来也不到3个月……
翻开赵伟的手机,满满的都是两个孩子的照片,而且大多数都是视频截图,赵伟说,因为长时间见不到家人和孩子,每次和家人手机视频的时候,他都会利用手机截屏的功能把妻子和孩子的一言一笑记录下来,想孩子的时候,这些就成了他最大的寄托。
一路走来,有艰辛和汗水,有荣誉和自豪,八载春秋风华,八载丹心铸剑。赵伟完成了破茧成蝶,成为盾构施工领域一名技术“大咖”。他用不懈坚持的努力,照亮了自己的人生路。未来,他还将继续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